(刊头书法:北京故宫魏殿松)
月季古韵古香秀南都(特邀摄影:赵世宏)清露凝香一重重
四时荣谢色常同
满城月季绽芳华
浓墨重彩秀南阳
5月初夏,正是“花中皇后”月季盛开的时节,满城艳丽的月季装点了沉寂的宛城,也把疫情留下的阴霾减缓。这场年盛开的月季,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南阳月季朗诵》
(视频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特别鸣谢)
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古称宛,大禹封国和夏都所在地,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南阳月季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月季花城"的美誉。月季是为南阳市“市花”,南阳也被称为“中国月季之乡”。
每年五月,月季在南阳呈现出醉人的繁花盛景,行走在宛城的大街小巷,万株月季花俏立枝头,绚丽绽放,黄的似金、粉的如霞、红的似火,繁花满枝,错落有致,摇曳生姿,一路鲜花一路景,尽情展示着这个季节最美的姿态。
古韵古香的窗格,沉淀着传统文化的美,穿越千年而来,依然美好如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阁窗。一个素色窗格,框出了暗香浮动的画幅,也成就了最雅致的风景。
关于最早“月季”记录为北宋文学家宋祁所著《益部方物略记》,他首次明确记载了一年中可多次开花的月季:“花亘四时,月一披秀,寒暑不改,似故常守。”因为“傲立四时,寒暑不惧”的特性,月季引得无数文人雅士不吝墨宝,吟诗作赋赞之不绝。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也曾为月季写诗:
花落花开不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牡丹最贵为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原创歌曲《美丽的月季》
宋代诗人徐积的《咏月季》,从大处落笔,描写的绘声绘色,使读者诵读后赏心悦目。
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
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长借日边红。
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
费尽主人歌与酒,不教闲却买花翁。
在历代诗人中,赞美月季花美气香、四时常开的诗海里,最有名的是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腊前月季》这首诗:
只到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己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
北宋文学家张耒,在《月季》一诗中歌颂: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趣事?
苏轼喜欢月季,他的弟弟苏辙和儿子苏过也都喜欢月季。苏辙寓所后面的月季被砍伐后死而复生,于是赋诗一首《所寓堂后月季再生与远同赋》,其中结尾为“及春见开敷,三嗅何忍折。”;苏轼的儿子苏过读后和诗一首《次韵叔父月季再生》,最后一句“不似玄都花,蔌蔌那容折。”,二人都认为月季花太美,让人“不忍折”、“不容折”,然而苏轼也来凑热闹,同样和诗一首《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其中最后道“聊将玉蕊新,插向纶巾折。”,不认同二人的看法,折了一枝月季花插在头巾上,更显得诙谐潇洒,颇有唐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之意。
自古以来如此多的名诗佳句,也充分表明了月季的花美、色艳、芳香、独于他花。“纷纷红紫总成尘,惟有斯花月月新”。
一团花影,一缕花香;一树繁花,一探深闺。若能有个小院,推窗即可看花,轻轻探头嗅香,满院芬芳似落霞。在时光的流年里,足以生动所有的日常。
这里住着一个用摄影和文字说话的女子
拍摄坐标:南阳市月季大观园
设备:尼康D+70-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uejihuae.com/xwgy/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