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妈妈
来源
小树妈妈(ID:tree)
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说了件带娃的趣事。她家两个娃,老大5岁,老二3岁。俩孩子同时不想洗漱,而且谁都不想先去洗澡。她就跟俩娃宣布:我今天只讲一本睡前绘本,谁先去洗澡,谁就获得选书的资格。两个孩子都被她养成了小书迷,所以大宝听完,马上就从床上弹起来,当场开始脱衣服。二宝眼看要输,立马往浴室跑,一边跑一边脱裤子。她老公目睹全过程都惊呆了,她则在一旁打趣:只要涉及指标、资格,人类就热衷于搞竞争。朋友的话虽然带着不少的调侃,但是细品起来,确实是提升孩子内驱力的“金句”。身边很多家庭,遇到孩子不配合的事情,经常会反复催促,如果催促无果,很可能就开始吼孩子了。可吼骂、高压,往往都是一时起效,过后孩子容易更叛逆。只有让孩子自己愿意主动去做,他们才会有持久的动力。其实关于内驱力的事儿,咱们之前有讲过,但很多妈妈还是觉得不太会操作。今天咱们就多结合一些实例,跟大家详细说说怎么让孩子更有内驱力。图片来源:电影《少年时代》想培养孩子内驱力就要让孩子有自信力我特别认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一个观点:受到母亲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也就是保持着对成功的信心,在现实中也经常取得成功。我们希望孩子对世界保持好奇,对学习新知识有发自内心的渴望,就必须让孩子自己相信自己,这才是他能驱动自己的前提。曾经介绍过一位父亲蔡笑晚,他有6个孩子,其中5个是博士,1个硕士,每个子女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他说自己总结教育经验的时候,就足足说了10条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1.尊重孩子。在他家里,任何跟孩子有关的事情,都会听取孩子的意见。即使他和妻子认为不正确,也会给出诚恳的建议,从不粗暴否定。2.让孩子带路。每次出门,不管是拜访亲友还是外出旅游,总是让孩子走在前头,为父母带路。3.除非对号入座,一律挑最前面的位置坐。4.经常有意识地与孩子争论问题。自己站在错误的立场上,让孩子在争论中取胜,然后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千万不能老是让孩子输,更不能在日常生活的争论中以大压小,使孩子难堪。5.练习当众发言,培养孩子当众辩论的能力。6.经常练习正视别人,用有力的目光注视对方,并且保持笑容。7.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势,昂首挺胸,两眼看向远方,经常有意识地把走路速度加快。8.经常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是个特殊人物,将来必定有出息。这样能使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对自己也会有较严格的要求,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确实有很重要的作用。9.即使遇到重大的失败,如高考落榜,也不能用严厉教训或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相反,应该加以特别的关怀和安慰,还要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并用塞翁失马的故事进行开导,使孩子相信有时坏事会变成好事……10.尽量找出孩子的优点,给与积极的鼓励。这10条内容,既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实际操作方法,也是培养孩子内驱力的很好参考。父母的打压、责骂,只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很糟糕,很容易产生我就是个笨蛋,我就是无药可救的心理。我们给孩子尊重、给孩子自信、给孩子鼓励,他才会在内心有无尽的力量。当他面对挫折和困境,也能想方法去克服。一个有自信的孩子,才会成为有内驱力的孩子。想培养孩子内驱力
还要让事情变得有吸引力相声演员于谦在节目里聊到自己对儿子的教育,他说儿子小的时候,如果什么事儿做得好,他就会表扬孩子:“哎呦,你这个事儿做得可真棒,将来肯定得送你上幼儿园……”结果他把孩子真正送到幼儿园的时候,孩子特别高兴,半年多了才明白过来。旁边的嘉宾谢楠被逗得发笑:孩子肯定很骄傲,觉得我棒棒的,我才能上幼儿园。还感慨:孩子们走过最深的路,就是父母的套路。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从小喜欢看书,漫画、小说、杂志、名著……无所不看,曲折的故事情节、有趣的人物形象,的确能满足一个小朋友无边无际的想象力。是的,我暂且把十岁之前的“阅读”称作“看书”,它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爱书如命”的我,力求把每一本看过的书完好无损地保存,谁动了跟谁急,拒绝共享。这是一种完美主义情结,因此,小时候的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总能把书翻破,还喜欢在上面勾勾画画,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浑浑噩噩的,我就已加入了“高考大军”,每日都在纠结如何能拿更多分。作文,便成了我最头痛的问题。终于,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下,我半强迫性地开始了“做阅读笔记”之旅。所读的书也从色彩缤纷的小说变为严肃文学和作文素材。强迫总是让人痛苦的,每日课业繁重,没时间阅读,更没时间写写画画。不过,青春期里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大脑处在飞速发育的状态。发育的结果,便是在大脑中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思辨体系。而有了思辨性的结果就是,在阅读时,文字不再是平面的,它变立体了。既而阅读的激情会被点燃,你会在看到某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后开始浮想联翩,开始思考,开始质疑,以逐步达到认可。无论是文学性的文字还是理论性的叙述,都能打开你的思维,引导你进入一个更深微的世界,让你去判断,去吸收,去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那么这时,你便获取了初步的阅读技能。尽管不是专业作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uejihuae.com/cwgj/1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