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中旬往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便进入到梅雨季节,长达整个月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也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闷热、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称“霉雨”。
你心里的梅雨季
可能是这样的
↓
感受也许是这样的
↓
而事实是这样的
↓
可能采取的措施是这样的
↓
好在无妨,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最起码在梅雨季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个真正的“潮人”。
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花花草草要怎么度过这段漫长的时期,是现在要考虑准备好的事。
首先,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将花苗搬到避雨通风处,可以避免长时间不间断的淋雨。
“雨水润万物”没有错,但是没完没了的任哪种“物”都会受不了。
当然很大一部分的花友没有办法避雨,所以在整个季节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病害防治
这个季节本身是各种病虫害的高发期,红蜘蛛,蚜虫,黑斑,青虫等反反复复。
而梅雨季节将是黑斑病的高发期,黑斑通过雨水传播,以危害叶片为主,严重的叶柄、叶梢、嫩枝和花梗都会受到侵害。
预防:
正常的杀菌药预防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效果就非常明显了,一般7天左右一个周期性的杀菌预防,预防远比感染后的治疗要重要很多。
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都会有效的预防各种菌类感染。
PS:连续的雨水天气让打药无从下手,很多时候雨停打了药,隔天又开始下,药效肯定没有那么好,但是事实证明,勤快的用药和不管它相比,植株的状态要好太多。
治疗:
恶劣的环境下,我们对花苗的关爱更要仔细,时不时地查看叶片,黑斑病一早发现,少数的叶片可以尽早摘除,避免扩散传染,并及时喷洒药物。
如果黑斑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后,摘除一些严重的,炎热的天气下,尽量不要摘成“光杆司令”。
可以“氟硅唑”“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选两种混合喷。
PS:喷叶子正反面,原本感染的黑斑并不会消失,但会有效的阻止扩散。
种植环境
关于地栽:
地栽花苗的地势一定要高,尤其长时间下雨的情况下,不能因排水困难导致根部积水。
植株周围的杂草要及时清除,增加通风,也减少病菌滋生。
关于盆栽:
梅雨季土壤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湿润状态,盆栽花苗土壤要保证疏松透气排水好,必要的时候可以抬高花盆来帮助排水。
保证环境的通风,梅雨季空气湿度大,高温高湿下很容易滋生病菌。
将植株底部接近盆土5-10公分的叶片去除一些,枯落的叶片清出花盆,过密的枝条适当修剪,增加通风,减少病菌滋生。
梅雨季浇水
长时间的雨水天气会导致盆土干的比较慢,我们要根据土壤情况来拉长它的浇水间隔时间,不干不要浇水,托盘里的积水及时清理。
由于不间断下雨,地栽在整个梅雨季有时基本上是不需要浇水的。
过了梅雨季,便是毒辣的夏季最热期,到时候盆土干的快,便恢复浇水频率。
梅雨季施肥
梅雨季雨水多,但大部分是不间断淅淅沥沥的小雨,如果露天种植水溶性肥灌根或者喷洒叶面都是不适合的,雨水冲刷后等于白施。
可选择缓释肥放于土表面,远离根部的地方,有机肥发酵后再用。如果停雨几天,可中途施叶面肥。
阳台避雨处,两种肥可以结合使用,但夏季高温下,遵循“薄肥勤施”,加倍稀释频率适当增加,这样既不易烧苗也满足这个季节植株的营养需要。
PS:在持续过高温和花苗有病害的情况下,可以暂停施肥。
梅雨季高温高湿,人都有发霉的不良感觉,植物也是一样。
长时间在水里泡着,梅雨季死苗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水过多、不透气、闷根导致的,所以通风、透气、排水是在梅雨季最重要的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