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张爱萍是一位声名赫赫的武将,半个世纪来出生入死奋战疆场,在建立中国强大的现代国防基础“两弹一星”中也凝聚了他的心血,后任中国国防部长。他生平爱武,爱剑,以至根据中国古代“青萍宝剑”的传说故事,为自己起了一个大号“爱萍”,把自己的名字也同武器联在一起了!爱武之心可见一斑。
但接触过张氏,了解这位将军的人都知道,他给人的印象却与此大不相同;和大多数四川人一样,瘦长的个儿,鼻上架著“秀郎镜",提着“文明棍"(文革中留下了足疾),付文质彬彬的摸样;如果不是看他穿着军装,倒十足像个外交部长或文化部长。
提到文化外交,在此,笔记一个可以预言能在世界月季花历史上留下一桩堪称大事实",来说明张将军的又一美好品格。年,张爱萍将军率领中a国防科工委代表团赴美,访问了旧日反法西斯战疆场上结买的朋友,美国人隆沃埃.布伦迪奇及吴茨。在与美国朋友交谈时,美国人问及:你们国防科工委都干什么?张氏谈笑风生的回答:造枪、造炮、造飞机、工业、农业,一切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业我们都干。"军民结合”,我们下面还有一家专门种月季花的“北方月委花公司”呢!大概是"Roses"一词对美国人特别“耳熟",或许是他们心想:中国人这么穷,尤其是中国军人哪有此雅兴闲情,文革中又都把花都拔光了,定是姓张的在信口开河。于是张将军当场被“将了一军":“我们希望去参观一下这家公司"美国人说。这下忙坏了随行的伍绍祖,回国立即来找我们,问是否可以接待?我说随时供候;我们不是假的,而且花种的并不比他们坏。
“北方月季花公司”是原兵器郎下属北京工业学院里几个爱好花卉并有几分开拓精神的中年教职工,为解决知青就业问题及美化环境而创办起来的,以经营研究月季花为主的集体企业。但在那场视香花为毒草的“史无前例”的运动余波未了的时候,在兵器部下面,竟有人支持把“玩花弄草"当成一楼事业,明目张胆地办了起来,当然就引起不少的非议指责和叨难,被有些人写控告信指责为“不务正业、乱花线”。尽管这是一种偏见和无知,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偏见和无知亦可生巨大的破坏力,让良知和真理变得渺小和无奈,这在上是司空见惯的…。眼看这小小可怜的事业面临天的危险。此时,这位将军了解了真实情况之后挺身而邹家华主任发出了这样的批示:"这也是军工发展路子…既可解决待业问题,又可培养专业人才把(军民结合)的路子搞活了。只要对祖国社会主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益的民品生产(工业、农业、等)均可进行…做到物质、精神两丰收。”由于及时有力的支持,终于让这一小小的事业,在这“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满目创伤的校园里得以生存,并发展……我们说张氏爱刺,当然是指他是一位热爱本职的人军而且又特别爱剑;同时也有人认为他身上有刺,因为他常常不能苟同别人的意见,而独具卓见。从这点上讲,他如此热爱利刺满身、独具风骨的月季花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写到这里,我想趁此机会多插几句。
在历史上,爱月季花,对月季花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的军政首领也不止张氏一人。大名鼎鼎的拿破伦,在他南征北战的军队中就有随军的植物学家、花匠;他命令他们,广泛收集世界各地的月季花品种,并冒着纷飞的战火,把它送回法国,植于马尔梅森、约瑟芬皇后所经营的花园中。这当中就包括有从广州花地采集经东印度运回的多种中国月季花,给杂交培育的近代月季提供了四时不断开花的优秀特性。他当时根本未曾想到此举对形成今天这种光辉灿烂的近代月季花世界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如同他对法国社会所起的历史作用一样。二战后领导德国复兴的政治家阿登纳,也是爱月季花成性,以此时刻提醒着饱受战争痛苦的德国人民要珍爱和平。美国白宫的月季花园更是世人皆知了,那是和平友谊和爱与美的象征。
我并非想把拿破伦等人与张爱萍将军相提并论,他们爱月季花有着各种不同的历史原因。但都是表达着人类的一个基本愿望--爱与和平。在客观上所造成的历史功绩都应如同月季花一样美丽和芬芳,使全世界热爱月季花、热爱和平的善良的人们永远不忘!百荔、于化在和张老告别之际,特撰此短文,以明后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